每天喝多少水才足夠?別再迷信「一天八杯水」啦!

每天喝多少水才足夠?別再迷信「一天八杯水」啦!

你是不是也聽過「一天要喝八杯水」這句話?這其實是來自美國 1945 年一份官方建議:「成年人每天約需 2.5 公升的水分」,但重點是——大部分水分其實來自食物
結果大家只記得「要喝水」,卻忘了湯品、蔬果、飲料也含水,久而久之就變成了「一天八杯水」的都市傳說。

每天喝多少水才足夠?但其實,每個人需要的水量都不同!今天就來破解這些「喝水迷思」,幫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水分攝取方式,讓你喝得剛剛好,代謝順、皮膚嫩、氣色好!


為什麼喝水這麼重要?

水是人體最重要的元素之一,超過 60% 的人體都是水,它幾乎參與所有的生理機能。不喝水真的不行,尤其有這幾個原因:

為什麼喝水這麼重要?
  • 協助排毒:肝臟與腎臟需要水來代謝毒素,缺水就像清潔沒開水龍頭,效果打折。
  • 保持皮膚水嫩:內部補水才是真的補水,讓肌膚不乾不癢更有彈性。
  • 穩定體溫:出汗、呼吸、尿液都會流失水,喝水能幫助調節體溫,預防中暑或低溫。
  • 提升專注力:輕微脫水就會讓你分心、頭昏,工作效率也直直落。

每天喝多少水才足夠?用「體重 × 30」公式算最準!

別再死記八杯水了,用這個公式才最準:

體重(公斤) × 30 = 每日所需水量(毫升)

👀 例如你體重 60 公斤:
👉 60 × 30 = 1800 毫升(約 7.2 杯水)

這樣的喝水量才是依照體型與生理需求客製化的建議!

不只是喝白開水,哪些也算是「補水」?

雖然白開水是最推薦的補水方式,但其實這些也可以補充體內水分:

湯品、果汁、牛奶、水果(如西瓜、番茄、柳丁)都算補水來源
⚠️ 咖啡、濃茶、酒類:含有咖啡因或酒精,會利尿,反而容易流失水分
⚠️ 含糖飲料:糖份高,可能造成血糖震盪與「反脫水」狀況


每天喝多少水才足夠?哪些人需要喝更多水?

每天喝水工作區域 1 複本 100

不同族群、不同情境下,你需要的水量也會不同:

👵 長輩、孩童:口渴感較弱,但身體一樣會缺水,需主動補水

☀️ 天氣炎熱、濕度高:容易流汗,多喝水預防中暑

🏃 運動後:汗水大量流失,記得補水和電解質

🤒 生病時(發燒、腹瀉、嘔吐):水分流失快,需額外補充


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喝夠水?尿色最知道!

觀察尿液的顏色就能簡單判斷:

每天喝水工作區域 2 100
尿色狀況
淺黃色✔️ 水喝得剛剛好
深黃色或橘色⚠️ 有點缺水了
幾乎沒有尿、或尿很濃🚨 嚴重缺水,需要立即補水

喝水更有效的小技巧

分次喝:避免一次灌太多,腎臟負擔重

🥤 餐前一杯水:促進消化,也能稍微控制食量

📱 設定鬧鐘提醒喝水:不口渴也要小口補充

咖啡不等於補水:含咖啡因會利尿,建議搭配水一起喝


每天喝多少水才足夠?常見疑問一次解答!

Q1:喝太多水會怎樣?
👉 會!尤其是腎功能不好的人,可能導致水中毒、電解質失衡,甚至昏迷。重點是「夠用就好」。

Q2:運動後該喝多少水?
👉 每流失 1 公斤體重,建議補回約 1500 毫升水分,並補充電解質。

Q3:孕婦、哺乳媽咪需要喝更多嗎?
👉 是的!建議每日多補 300~700 毫升,協助胎兒發展與乳汁生成。


參考資料|

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《日常水分攝取建議》: https://www.hpa.gov.tw

內容索引
返回頂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