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2025最新】半月板損傷是什麼?完整解答4種需要開刀的情況

作者:研究員 Wendy

半月板損傷是什麼?

半月板損傷、變形、裂開,導致膝蓋疼痛或卡住影響走路

簡單來說

半月板損傷就是半月板裂開、變形、磨損。

沒辦法像原本一樣幫助膝蓋吸震、穩定關節。

甚至可能讓膝蓋疼痛、卡住,影響走路。

認識半月板

半月板結構與位置,保護膝關節避免半月板損傷

半月板就像膝蓋裡的「緩衝墊」

它有兩塊,形狀像半個月亮。

因此叫內半月板和外半月板。

幫助我們擋住了股骨和脛骨之間的撞擊。

半月板在哪裡?

半月板位置分佈,內側與外側的半月板可以避免膝蓋損傷

  • 內側半月板:膝蓋內側(靠近大腿內側)
  • 外側半月板:膝蓋外側(靠近大腿外側)

每個膝蓋都有兩個半月板分別負責不同的功能。

半月板的功能與作用

半月板功能介紹,可以減震和穩定膝蓋,以及預防半月板損傷

1. 減震

就像橡膠墊,半月板幫助分散膝蓋的衝擊力。

走路、跑步或跳起來時,

能減少骨頭之間的「直接」撞擊。

2. 穩定膝關節

保持膝蓋穩定,讓骨頭不會亂動。

3. 潤滑與養分

讓膝蓋的滑液分佈均勻,減少摩擦、維持膝蓋健康。

4. 增強運動功能

幫助膝蓋靈活。轉身、彎膝、伸膝時能更順暢

半月板的健康對我們的日常行動力有極大的影響力。

📌半月板損傷的類型

半月板受傷不是只有一種情況

主要可以分成以下幾類:

1. 半月板撕裂(裂開)

半月板撕裂原因,劇烈扭轉或施力過大,造成半月板損傷

這是最常見的半月板損傷,

通常發生在突然的扭轉或用力過度時。

半月板可能像餅乾一樣裂開,

裂痕的大小和方向不同。

影響的嚴重程度也不同。

如果裂得很深,半月板碎片可能會卡在關節裡,

導致膝蓋沒辦法完全伸直。

2. 半月板變形(變薄、鬆動)

半月板變形原因,年齡增長導致吸震功能降低而引發損傷

這種情況可能沒有明顯的受傷事件

例如年紀增長後,半月板的彈性會變差。

逐漸變薄或出現小破損,

像是海綿用久了變扁,不能有效吸震。

這會讓膝蓋反覆腫脹、疼痛,

甚至容易突然「卡住」。

3. 半月板磨損(磨平、破碎)

半月板長期磨損,膝蓋活動會疼痛、發出聲響、影響行走

半月板長期承受壓力、缺乏保護時,

表面會開始磨損甚至變得殘破。

這通常發生在年紀較大、關節退化的人身上,

會讓膝蓋在活動時發出聲音、疼痛,

甚至影響走路穩定性。

📌半月板損傷的嚴重程度

半月板損傷分級,分為輕度、中度、重度,會影響膝蓋活動能力

🟢輕度損傷

只是些微裂痕或變形,疼痛輕微,休息幾天後會改善。

🟡中度損傷

裂痕較大,活動時會疼痛,可能有卡住、腫脹的情況。

🔴重度損傷

半月板嚴重裂開或碎裂,影響走路,甚至膝蓋無法完全伸直或彎曲。

因此

半月板損傷不只是「破掉」這麼簡單,

它可能是裂開、變薄、鬆動、甚至破碎,

影響的程度因人而異。

所以來說

了解半月板損傷類型才能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來處理。

那銜接上面的話題

我們繼續往更細節的部分來說:

半月板損傷的原因可能是這些

1. 過度使用或重複壓力

半月板損傷原因,長期跑步、跳躍或重複壓力導致磨損

長時間的運動,像是跑步、跳躍,

或是蹲下等動作會讓半月板磨損

特別是進行需要快速變換方向的運動

(例如籃球、足球等)時,半月板損傷會更常見。

2. 急性外部撞擊或扭傷

急性外力撞擊或過度扭曲,造成半月板撕裂損傷

膝蓋突然受衝擊或過度扭曲也會造成半月板撕裂。

例如

  • 樓梯踩空:腳沒踩穩,膝蓋瞬間用力支撐身體重量,導致過度扭轉或衝擊半月板。
  • 蹲下拿東西:站起來時膝蓋沒站穩或扭了一下
  • 走路不小心被絆倒:突如其來的跌倒讓膝蓋承受過大壓力,也可能造成半月板撕裂。

3. 年齡相關退化

年齡增加導致半月板變薄變脆,引發半月板損傷

年紀增加後半月板會變薄、變脆,彈性變不好。

所以半月板損傷最常見發生在老年人和中年人常見。

4. 關節不穩定

關節不穩定會增加半月板損傷風險,導致膝蓋承重壓力變大

膝蓋的穩定性不夠好,會讓半月板更容易受損。

(膝蓋本來就不穩,半月板更要承擔更多壓力。)

5. 不當運動方式或姿勢

不當運動方式或姿勢會造成半月板損傷,增加膝蓋壓力

會讓膝蓋壓力過大,

像是跑步時姿勢不對或跳躍時膝蓋過度扭轉。

這樣的錯誤姿勢會傷害半月板。

總結來說

半月板損傷的原因很複雜。

可能是過度使用、突然撞擊、年紀大退化,或者運動時不小心扭傷。

了解半月板的結構和作用

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預防和治療這種常見的膝蓋問題。

如何知道自己有半月板損傷?

半月板損傷警訊,膝蓋會出現異常提醒,應盡快檢查

📌 半月板受損症狀

如果半月板受傷了,膝蓋通常會給出一些「警訊」

最常見的症狀包括:

1. 膝蓋疼痛

半月板損傷引發膝蓋疼痛,走路或上下樓梯會疼痛加劇
  • 受傷時可能會立即感到劇痛,或過幾小時後開始覺得疼痛。
  • 疼痛常發生在膝蓋內側或外側(取決於哪邊的半月板受傷)。
  • 走路、蹲下、上下樓梯時會更痛。

2. 腫脹與僵硬

半月板損傷會導致膝蓋腫脹僵硬,影響活動與伸展
  • 半月板受傷後,膝蓋可能會腫起來,因為關節內部在發炎或積水。
  • 有時腫得不明顯,但會覺得膝蓋變緊、變僵,不太能彎曲或伸直。

3. 卡住或彈跳感

半月板損傷造成卡住或彈跳感,膝蓋活動會受限或有異聲
  • 有些人會覺得膝蓋「卡住」,好像裡面有東西擋住無法動作。
  • 蹲下或彎曲膝蓋時,會有奇怪的「喀喀聲」或「彈跳感」。

研究員小聲說:

彈跳感就像桌角卡住抽屜

推開後突然滑順

膝蓋彈跳感也有點像這樣

原本卡住的膝蓋角度

稍微用點力後突然“解鎖

4. 無力感或膝蓋不穩

半月板損傷後出現無力感,例如膝蓋不穩或走路易跌倒
  • 受傷後膝蓋可能會感覺無力,好像隨時會「軟腳」或站不穩。
  • 有些人走路時會突然膝蓋沒力,甚至差點跌倒。

5. 關節活動受限

半月板損傷會影響關節活動,例如膝蓋彎曲或伸直受限
  • 半月板損傷後,膝蓋的活動範圍可能會變小。
  • 這種情況特別常見於裂痕較大的半月板損傷

📌常見診斷方法

如果你懷疑自己有半月板損傷,醫師通常會透過以下方式來診斷:

1. 觸診與檢查

半月板損傷檢查方式,包含麥式測驗與壓痛測試

(醫師會動手壓一壓、轉一轉你的膝蓋)

  • 麥式測驗:會幫你彎曲膝蓋,然後旋轉你的腳,如果膝蓋疼痛或發出喀喀聲,可能是半月板受損。
  • 壓痛測試:按壓膝蓋周圍,看看哪裡會痛,來判斷是哪一側的半月板受傷。

2. 影像檢查

影像檢查可以診斷半月板損傷,包含X光與核磁共振 MRI 檢查方式

(用儀器來看膝蓋內部)

  • X 光:用來排除骨折或關節炎,不能直接看到半月板。但可以幫助醫師判斷有沒有其他問題。
  • 核磁共振( MRI ):這是診斷半月板損傷較準確的方法,可以清楚看到半月板是否裂開或受損。

3. 關節鏡檢查

關節鏡可以檢查半月板損傷,比 MRI 更精準,可直接確認損傷狀況

(較少使用,但最準確)

  • 如果受傷嚴重,醫師可能會用「關節鏡」進入膝關節內部,直接看半月板的狀況。
  • 這種方法比 MRI 更精準,屬於小型手術,是 MRI 檢查後的「更進階」選擇

半月板損傷會自然好嗎?

半月板損傷能否自然痊癒,要看醫師評估不同情況

這是大家最關心的問題之一。

研究員在這個章節會先告訴你哪些情況是“有機會自己好的”

再繼續說哪些情況需要靠藥物、手術來治療。

📌 可以自然癒合的狀況:

1. 撕裂發生在「紅區」(外側1/3)

半月板損傷發生在紅區,血液供應良好,有機會自行癒合

半月板的外圍有豐富的血管,稱為「紅區」,

如果裂痕較小、邊緣整齊,

身體的修復機制有機會讓它自己癒合。

這類情況通常發生在受到「輕微的」運動傷害。

2. 裂痕較小,沒有影響關節活動

半月板輕微損傷裂痕小,關節活動正常會建議保守治療

如果只是輕微裂痕,不會卡住膝蓋,

也沒有影響行走或日常生活,

醫師可能會建議保守治療,

靠休息、復健來幫助修復。

3. 年紀較輕,恢復能力較好

年輕人半月板損傷後恢復力較好,休養與復健有助癒合

年輕人的血液循環較好,組織修復能力較強,

因此在某些情況下,

透過適當休養與復健,裂痕有機會慢慢癒合。

📌 4種無法自然癒合需要開刀的情況

四種半月板損傷無法自然癒合的情況,需評估是否手術治療

這時候就要找醫師討論是否需要動手術

情況1: 撕裂發生在「白區」(內側2/3)

半月板撕裂發生在白區,無血液供應會導致損傷難以修復

半月板的內側沒有血液供應(稱為「白區」),

如果裂痕發生在這裡,身體幾乎無法自行修復,

情況2:裂痕太大、邊緣不整齊

半月板損傷裂痕過大邊緣不整,會影響膝蓋正常活動

嚴重撕裂、邊緣不整齊、像破布一樣的損傷。

即使有血液循環,也難以自行癒合。

這種情況下會卡住關節,影響膝蓋的正常活動。

情況3:出現「卡住感」或「膝蓋打不直」

半月板損傷出現卡住感或膝蓋打不直,會難以自然恢復

評估是否要動刀的其中一個重要標準是:

半月板會不會「很常卡住」關節

如果膝蓋反覆卡住、伸不直、走路突然沒力,

這種情況很難自行恢復,可能需要進一步治療。

情況4: 長時間疼痛、反覆腫脹

半月板損傷導致膝蓋長時間疼痛或反覆腫脹需手術或物理治療

如果休息幾週後,膝蓋還是持續疼痛或反覆腫脹,

代表身體沒辦法有效修復半月板,

可能需要物理治療或其他醫療處理。

半月板損傷治療方式

半月板損傷治療的方式分為兩種:

保守治療(不動刀)和手術治療(動刀)。

要選哪一種,主要看傷得有多嚴重、影響有多大,以及你的年齡和生活需求。

📌 保守治療(不動刀)

半月板損傷不嚴重時醫師建議採保守治療方式來恢復

如果半月板損傷不嚴重,還能正常走路、活動。

醫師通常會先讓你以保守的治療方式來恢復。

1. 最簡單的急救方式

(休息+冰敷+加壓+抬高)

半月板損傷急救可採休息、冰敷、加壓與抬高來減輕不適
  • 休息:別讓膝蓋太累,少走少蹲,避免劇烈運動。
  • 冰敷:受傷後前幾天用冰袋冰敷 15-20 分鐘(一天 3-4 次),能減少發炎和腫脹。
  • 加壓:用彈性繃帶包住膝蓋,讓它更穩定,減少腫脹感。
  • 抬高:躺著時,用枕頭墊高膝蓋,讓血液循環順暢,幫助消腫。

2. 物理治療

(復健)

半月板損傷可透過物理治療強化大腿肌肉與增加膝蓋活動度

光休息還不夠

要讓膝蓋慢慢恢復力量,才能避免再次受傷:

  • 強化大腿肌肉:像是做股四頭肌訓練,讓大腿更有力,幫忙支撐膝蓋,減少半月板的負擔。
  • 增加膝蓋活動度:多做拉筋、騎腳踏車、游泳這類低衝擊運動,讓膝蓋活動起來不僵硬。
  • 專業物理治療:物理治療師可能會幫你做超音波治療、電療、關節鬆動,讓膝蓋恢復得更快。

3. 服用藥物

半月板損傷治療可搭配服用藥物或關節液注射來緩解症狀

有時候膝蓋還是會腫、會痛,

這時可以透過藥物來減輕不適:

  • 消炎止痛藥(NSAIDs)

可以消炎、止痛,但不要長期吃。

  • 關節液注射

玻尿酸:幫助潤滑關節,適合膝蓋退化的人。

類固醇:能幫助快速消炎,但不能長期用,否則對關節不好

PRP(血小板血漿):幫助膝蓋自我修復(適合部分患者)。

4. 膝蓋護具與支撐

半月板損傷後可使用護膝或助行器,來減少膝蓋負擔與避免惡化

膝蓋受傷後多點支撐,少點壓力,能幫助它恢復:

  • 戴護膝:讓膝蓋穩定,避免過度彎折或錯位。
  • 用助行器或柺杖:減少膝蓋的負擔。

保守治療適用對象:

✅ 只是輕微撕裂,沒有嚴重影響走路或活動的人。

✅ 不想開刀,希望靠休養和復健來改善的人。

如果保守治療幾週後還是沒改善。

甚至影響到日常生活。

這時就該考慮動刀了!

📌手術治療(動刀)

嚴重的半月板損傷需進行關節鏡微創手術治療

大部分的半月板手術都是透過關節鏡手術來進行,

這是一種微創手術,醫師會在膝蓋上開幾個小洞,

然後用細長的鏡頭(關節鏡)和微型手術工具來修復受損的半月板。

這種手術比傳統開放式手術傷口更小、恢復較快,

以下是常見的半月板關節鏡手術

1. 半月板修補手術

半月板損傷修補手術的適應對象與恢復時間
  • 適用對象:撕裂發生在「紅區」(有血液供應的外圍區域)、

裂痕較整齊且可癒合的患者。

  • 手術方式:會透過關節鏡用縫線將撕裂的半月板縫合,使它自行癒合。

需要較長的恢復時間,因為身體要靠自己的修復能力來治癒撕裂的組織。

  • 康復時間:3-6個月。

2. 半月板部分切除術

半月板損傷部分切除手術的方式與恢復期
  • 適用對象:裂痕在「白區」(無血液供應的內側區域)

或是撕裂嚴重且邊緣不整齊,無法自行修復的患者。

  • 手術方式:透過關節鏡使用微型剪刀、雷射將受損的部分切除,盡量保留健康的半月板組織。
  • 康復時間:4-6週。

不過……

以前,半月板損傷如果無法修復

通常會直接切掉部分或全部

但是醫學界慢慢發現(如NIH)

切掉太多半月板會讓膝關節的結構失衡

加速老化和退化

所以現在首選的做法是修補手術。

保留半月板讓關節會更穩定,退化的速度也比較慢

以下這些手術不一定會使用關節鏡,

可能需要開放式手術(傳統切開手術)或搭配其他手術方式進行:

3. 半月板移植手術

嚴重的半月板損傷需進行半月板移植手術與六個月以上的恢復時間
  • 適用對象:半月板已經嚴重磨損、整塊半月板無法運作,影響膝關節功能的人。
  • 手術方式:使用來自捐贈者的健康半月板,或是人工半月板,植入患者的膝蓋中,恢復膝關節功能。

(部分醫師會透過關節鏡輔助,但通常需要更大的切口來進行移植。)

  • 康復時間:6個月以上,需要較長時間來適應新半月板。

半月板治療總結:

治療方式適用對象
急救法剛受傷、需要減少腫脹的人。
物理治療加強膝蓋力量,避免再次受傷的人。
藥物治療有腫痛、需要立即減少疼痛的人。
膝蓋護具需要減少膝蓋負擔、恢復膝蓋穩定的人。
半月板修補手術撕裂在有血液供應的部分且可自己癒合的人
半月板部分切除術撕裂在沒有血液供應的部分或裂痕不整齊,無法自己修復的人。
半月板移植手術半月板已完全磨損,膝蓋功能受到嚴重影響的人

半月板損傷手術的考量

手術是半月板損傷治療方面的重要選擇,

但在決定是否進行手術前,有幾個關鍵要素需要了解:

  • 手術風險
  • 成功率
  • 復發機率

以下會幫你快速了解這些部分。

📌半月板手術有風險嗎?

雖然現代醫療技術讓半月板手術變得相對安全,

但所有手術都有一些風險。這些風險包括:

半月板損傷手術可能的風險與併發症說明

1. 感染:

手術後傷口可能會感染,雖然關節鏡是微創手術。但依然有這個風險。

2. 出血:

膝部的血管有可能被損傷,導致出血(但這通常是可以控制的。)

3. 血栓:

在術後恢復期間,可能會形成血栓(特別是膝蓋部位。)

4. 關節僵硬:

有些人術後膝關節會變得僵硬,影響活動。

5. 神經損傷:

儘管風險小,但在手術過程中膝部附近的神經可能會受損,造成麻木或異常感覺。

📌半月板手術成功率高嗎?

常見的半月板損傷手術其成功率

手術的成功率會根據患者的年齡、健康狀況以及半月板損傷的程度來決定。

以下是常見手術的成功率:

1. 半月板修補手術:

如果撕裂發生在「紅區」(有血管供應的外圍區域),

且裂痕小、邊緣整齊,成功率可達 70%-90%

年輕人的成功率通常較高,因為修復能力較強。

2. 半月板部分切除術:

這種手術的成功率較高,通常達 90%以上。

但會根據切除的範圍和膝蓋的狀況有所不同。

3. 半月板移植手術:

這是屬於更複雜的手術。

因為現代醫學的進步,半月板移植手術成功率通常在100% 左右。

📌 半月板手術復發機率高嗎?

影響半月板手術後復發機率的關鍵因素

復發的機率受多個因素影響:

1. 年齡:

年輕患者復發機率較高,

特別是當他們進行劇烈運動或過早恢復高強度活動時。

2. 損傷範圍:

如果手術後半月板的損傷範圍較大,復發機率較高。

3. 運動量:

術後過度運動,尤其是高強度運動,會增加復發的風險。

復發機率會根據手術類型而有所不同:

半月板損傷手術類型與復發率比較

1. 半月板修補手術:

手術後復發機率較低

但如果康復期間不遵循醫師指示,仍可能復發。

2. 半月板部分切除術:

由於切除了部分半月板,復發機率較高

尤其是年紀較大的人,可能會加速演變成關節炎或膝蓋積水。

延伸閱讀:怎麼預防關節炎症狀?醫師不會告訴你的7個保養關鍵

3. 半月板移植手術:

復發機率較高

因為移植的半月板不能完全模擬原來的功能。

而且關節周邊神經血管受損的機會較高。

總結

在決定進行半月板手術前,

了解風險、成功率和復發機率非常重要。

選擇合適的手術方式和術後良好的復健休息

有助於提高成功率並降低復發風險。

📌 健保對半月板手術的給付範圍

半月板損傷手術的健保給付條件與金額說明

半月板手術在112年的10月份已被納入給付的範圍

給付價格主要看你半月板受損(破裂)是幾公分

*這部分需要先和主治醫師確認*

半月板破裂長度在2公分以下給付一組(介於1.4~1.9萬之間)

半月板破裂長度在2公分以上給付2組(介於2.8~3.8萬之間)

半月板修補手術和切除手術的給付範圍

常見的半月板損傷的健保給付範圍

1. 半月板修補手術:

健保有給付大部分比例

2. 半月板切除手術(部分或完全切除):

健保有給付大部分比例

*健保比例會在下一段落介紹*

3. 半月板移植手術:

複雜性的半月板損傷手術健保給付比例與自費情況

患者可能需要付出更多費用,甚至是完全自費

較複雜的手術,健保給付的比例會比較低

手術費用總結:

影響半月板手術費用的因素有很多

除了要看手術本身是否有健保部分給付

簡單的手術給付比例會比較多(修補術、切除術)

比較複雜類的手術給付比例就會偏低

甚至需要自費(移植術)

因此是要去看健保給付項目的「比例」

那上面說的健保給付「比例」

影響因素有哪些呢?

半月板損傷手術的健保給付比例與影響因素解析
  • 醫師的判斷:會透過問診、理學和影像學檢查(例如 MRI ),醫師會根據病情選擇最適合的手術方式,這會直接影響到手術的費用和健保給付範圍

  • 手術的方式:越複雜的手術,需要自費的部分會越多(困難度、設備、耗材等等)

  • 醫院等級:不同等級的醫院,評估的健保比例可能也會不一樣

除了手術本身外還有以下的因素也會影響到手術的整體金額

考慮因素影響舉例
醫院等級設備會影響費用教學醫院 vs 區域醫院
醫師資歷資深醫師的技術和經驗會影響手術的難度與價格資深醫師 vs 年輕醫師
耗材使用使用特殊或高級材料會增加費用人工半月板、新型縫線
麻醉方式麻醉的種類和使用量會影響費用全身麻醉 vs 局部麻醉
藥物費用使用的藥物種類及自費項目會影響總費用止痛藥、抗生素等自費藥物

所以來說,半月板手術需要多少錢?

這不是一個可以直接確定的答案

只能大約查詢到一個可能性的範圍

因為每個病人的情況不同

手術費用也會有所變動

因此在術前與醫師詳細討論和諮詢

才能瞭解你所需的半月板治療方案和相關費用

半月板受傷多久會好?

半月板損傷多久會好

影響恢復時間的因素

1. 損傷的程度:

如果半月板的損傷比較輕微(像是小裂痕)

恢復會比較快。

如果是比較嚴重的撕裂,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完全康復。

2. 治療方式:

有些人選擇保守治療(不動刀)。

有些人需要手術治療。

尤其是比較複雜的手術,恢復時間會長一點。

3. 年齡與健康狀況:

年輕人通常恢復得較快,因為修復能力較強。

而年長者或健康狀況較差的人

恢復的時間可能會長一些。

4. 復健情況:

恢復期的復健情況也會影響你的康復速度。

積極配合物理治療,能幫助你更快地恢復。

下面是不同半月板治療方法的恢復期

治療方式恢復時間復健重點
保守治療(不動刀)    4-6星期1. 休息
2. 物理治療
3. 加強大腿肌肉
半月板修補手術3-6個月1. 恢復關節穩定
2. 強化周圍肌肉
半月板部分切除手術3-6星期1. 避免劇烈運動
2. 輕度物理治療
半月板移植手術6個月以上1. 長期回診追蹤
2. 復健

簡單來說

半月板受傷的恢復時間會因為損傷的程度、選擇的治療方法、年齡、健康狀況以及復健情況而有所不同。

大多數人在經過治療後,輕微的傷口可能幾週內就能好。

但較嚴重的撕裂,尤其是手術後

可能需要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完全恢復。

最重要的是,術後的積極復健與遵守醫師的指示會加快康復的速度。

如何預防半月板受損?

1.穿戴護膝

運動前穿護膝可以預防半月板損傷

運動時要戴上適合的護膝,確保在運動前進行充分的熱身運動

這有助於減少膝蓋受傷的風險

例如:登山、騎腳踏車時先穿上護膝

2.避免過度運動

避免過度運動可以預防半月板損傷

避免過度激烈或不適合的運動,並保持正確的運動姿勢

這樣能夠減少膝蓋的負擔,降低受傷機率

例如:跑步或健身時要注意運動姿勢

3.強化膝蓋肌肉

強化膝蓋肌肉可以預防半月板損傷

透過肌肉訓練來增強膝關節周圍的肌肉,尤其是大腿肌肉

這有助於提供額外的支撐和穩定性,減少膝蓋的負擔。

例如:水中走路或半蹲運動(要注意保持正確的運動姿勢)

4.定期低衝擊運動

定期進行低衝擊運動可以預防半月板損傷

進行低衝擊的運動,可以促進膝關節的健康

同時減少對膝蓋的直接衝擊

例如:遊泳、騎腳踏車等等

5.健康運動

健康運動可以避免半月板損傷

確保運動時不會引發疼痛,若感到不適應立即停止

並聽從醫師或專家的指導慢慢增加運動量

例如:健身覺得不舒服後就應該立即休息,不要免強

半月板損傷常見問題

半月板損傷常見的問題

1. 半月板損傷會有什麼症狀?

答:膝蓋痛、腫、卡住、伸不直尤其上下樓梯或蹲下時會不舒服,活動時可能會出現「卡卡聲」

2. 要怎麼知道我有半月板損傷?

答:透過醫師專業診斷搭配 MRI 檢查,就能準確掌握情況

3. 半月板損傷會自然好嗎?

答:輕微的損傷,休息+復健後有機會自己好。

4. 半月板損傷要看什麼科?

答:骨科

5. 半月板損傷一定要開刀嗎?

答:不一定,小傷靠休息+復健,大傷才需要開刀

6. 半月板損傷會有後遺症嗎?

答:如果不治療,可能會加速形成關節炎(膝蓋退化、走路痛、站久也不舒服。)

7. 半月板治療後還會有後遺症嗎?

答:復健有做好:影響不大。/沒照顧好:關節可能還是會不穩定或疼痛。

8. 半月板損傷還可以走路嗎?

答:小傷可以走,但要小心別過度用力。/嚴重損傷可能要休息,甚至用柺杖或護具幫助支撐(但還是要盡量避免讓受傷的腿大力踩地)

半月板損傷重點整理

  • 半月板的作用:膝蓋裡的「緩衝墊」,負責減震、穩定關節、幫助潤滑。
  • 受傷原因:常見因素有過度使用、撞擊受傷、年齡退化導致半月板受損。
  • 典型症狀:膝蓋疼痛、腫脹、伸不直、上下樓梯困難,嚴重時會有卡住的感覺。
  • 治療方式:輕微損傷可透過休息與復健改善,嚴重損傷則可能需要手術(修補、部分切除、移植)。
  • 手術費用:健保有部分給付,實際費用依手術類型、醫院等級及醫療耗材而定。
  • 術後恢復:恢復時間約 4 週至 6 個月,積極復健能幫助膝蓋恢復靈活度。
  • 預防方法:運動時戴護膝、選擇低衝擊運動(游泳、騎腳踏車)、加強腿部肌肉訓練,減少半月板負擔。
  • 保護膝蓋的重要性:半月板健康能確保日常行動順暢,降低膝關節退化的風險。

感謝您閱讀完本篇文章

研究員為您整理了一份半月板損傷的複習圖卡,

可以直接存在手機也可以列印下來

希望能在您日常活動時提供幫助

立即免費點擊下載>> 

半月板最怕的9種動作,你中了幾個?

也歡迎收藏健康搶先抱,每週提供你一個健康小知識!

內容索引
返回頂端